年轻人最爱去南昌哪里拍照片?答案一定是文艺范儿十足的“”,没有之一。
“”,位于青山湖区上海路号,是南昌文化创意园的简称。那里曾经是一家针织内衣厂,如今已成为我市最火爆的网红打卡地。
上世纪50年代,江西华安针织总厂因扩大生产,从滕王阁附近的直冲巷搬迁过来,经过近60年发展,成为我省针织行业规模最大的企业。年,这个老厂开始“变形”,成为当时全省规模最大的利用老工业厂房改造项目。
整齐排列的红砖厂房、满墙翠绿的爬山虎、高耸入云的大烟囱、形态各异的旧机器……十年过去,改造后的文化创意园内,所有空间场景都自带网红气质,无论室内室外,一步一景,既是文化体验,又是打卡之地。
这里,已入驻多家企业,创客们以80后、90后为主,也成为了集各类创意设计、艺术品创作展示与销售、教育培训、展览演艺、婚恋、潮玩等为主要业态,以文化观光旅游、咖啡酒吧、文化品位餐饮和体育健身等休闲业态为配套补充的综合型园区,并入选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
十年间,共有两万多名年轻男女来到这里创业或工作,演绎出一段段热血沸腾又清新动人的青春故事。近日,记者走进文化创意园,试图从一个个追梦人的时光中,挖掘出这座园区的独特魅力。
破茧成蝶
影视新人蜕变文化达人
“每次回到,感觉自己又年轻了一点。”刚在结束团建的杨启铭耸耸肩膀对记者说道。
80后杨启铭在南昌上大学时就迷上了摄影,尤其喜欢研究摄影技术。因此他辞去了稳定的银行工作,决定自己开办一家影视公司。
要创业,先找场地。浓浓的旧工业风、5米层高可自主设计的办公厂房、免租半年的招商政策、30元每平方米的月租金、步行至地铁站只需5分钟,的这些优势让杨启铭心动不已。“它是一个艺术园区,和写字楼不同,就当时的南昌而言,只有这一个地方的氛围和影视行业的特质高度契合。”杨启铭说道。年下半年,在园区23栋平方米左右的二楼阁楼里,杨启铭召集了6名和他一样有着影视梦的应届毕业生,把阁楼又隔出了一层,开始办公。
“我很喜欢这里的办公环境,虽然公司有点小,但周围很安静、交通又方便,园区也很复古,适合踏踏实实学本领,认认真真做片子。”何佳成坦言,让他决定加入杨启铭团队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浓郁的艺术气息。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公司入驻不到一周,杨启铭就发现了园区里的“新大陆”。“在我来之前,这里已经有十几家影视传媒公司了,而且负责人都是我很敬仰的业内大咖,他们的技术、设备比我们强得多,这里简直是一个绝佳的影视行业交流空间。”杨启铭说。
看到有多位同行在同一片区域聚集时,常人产生的第一念头往往是竞争会很激烈,但杨启铭却从中发现了机会。他逐一上门拜访园区里的同行,在了解了各家公司的优势、特色后,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江西省有上千家影视公司,但民间从来没有举办过大型的交流活动,我就想从开始,搭起一个民间平台,让本地影视行业的创业者聚集在一起,互相熟悉和碰撞。”
年初,“新生态新发展”首届江西影视人年会在南昌举办,多家影视企业前来参会,分享摄制经验、展示最新器材、探讨行业趋势。这场活动的发起人正是杨启铭。“做这样一场大型活动的成就感远比接一个宣传片业务要多得多,正是的产业聚集效应启发了我,也是的前辈同行帮助了我,我非常荣幸,也很满足。”杨启铭回忆道。
在这场活动后,杨启铭也愈发明晰了自己的优势和今后的主攻方向——后期制作。年,他又注册成立了一家以调色等后期制作为主的公司,承接省内多家影视公司的后期业务,没日没夜地干。不久后,杨启铭的办公区从平方米的阁楼搬到平方米面积的一楼,员工从原先的6人发展到了30人。
再后来,杨启铭受园区多家书店运营模式的影响,加上几年来和客户合作往来累积的人脉资源和项目经验,他又成功承接了艾溪湖湿地公园“美书馆”的策划运营,并把它打造成了南昌“最美书店”。
去年,杨启铭的公司因日渐壮大需更大办公空间而搬离了。但公司的每一次团建,他都会带领新员工回到这个梦想开始的地方,重温那段难忘的奋斗青春。
“这里有好吃的美食、丰富的场景、流行的游戏,更重要的是这里有许许多多坚守着创业梦想的年轻人,所以我想带小伙伴们来这里汲取一些正能量,希望他们也能和我一样,甚至超越我,在打开视野、找到灵感、提升格局。”杨启铭说道。
回炉淬火
动漫大咖挑战最潮玩法
8月24日上午,记者走进文化创意园二期——PARK文创公园,一眼就看到了正在装修的“易游未境”项目。施工人员告诉记者,这近平方米的空间正在建造的是华中地区最大的实景娱乐游戏工厂,总投资万,将于今年10月正式开业。
这个项目的负责人叫邓易,是个土生土长的南昌“崽俚子”。谈到将开门迎客的实景娱乐工厂,邓易胸有成竹:“7月天猫造物节直播现场打造了一个3万平方米的大型展示中心,我认为这传递的信号是社会资本、巨头企业和年轻群体都在聚焦线下实体展示、体验模式。只要做足视觉空间、感官体验、趣味互动,我的项目一定能火起来!”
视觉、体验、互动,对这三个元素的呈现,其实邓易早在8年前就已轻车熟路。
年,邓易放弃湖南电视台的编导工作,回到南昌开办了一家小型文化公司。年,邓易带领团队离开,迁往红谷滩区办公。而年,32岁的邓易决定再次回到创业。
8年来去之间,邓易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这位热血小伙为何走了回头路?
刚回南昌时,喜欢动漫的邓易就确定了目标——举办南昌第一场动漫展。“当时长沙举办的几次动漫展都十分热闹,而南昌还是空白,所以我想在南昌也办起来。”邓易的想法很快得到了园区方的认可和支持。说干就干,邓易的动漫展迅速被认定为创业孵化项目。从邀请嘉宾、选定场地到拟定流程、策划宣发,园区运营方派出了专人来协助邓易。
年3月28日,南昌首届动漫展在举行,吸引了多人前来参与。自此之后,邓易在举办了三次动漫展,观众一次比一次多,也越来越被年轻人熟知。“我给的回报就是吸引大量年轻人过来,让这些喜欢拍照的动漫爱好者认识、爱上。”邓易说道。
年,南昌国展中心。年,绿地国博城。连续三天、1万平方米场馆、近两万多人参加,邓易的动漫展越办越大,身处老城区的显然已经承载不下。“考虑再三,为了方便筹备各项工作,我们还是搬出了,这也是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邓易诚恳地说道。
然而,现实并没有想象当中顺利。去年初,受新冠疫情影响,我国多地对大型展会举办予以管控,邓易的“更大动漫展梦”破灭了。转型,成了邓易和公司20多人的唯一出路。
“这两年我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