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迟到被罚抄1000遍biang字

事件回放

陕西民间自创的“biang”字,因为biangbiang面而走红,这个50多画的字,被誉为汉字中笔画最多的字。如果把这个字抄上遍,会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呢?最近,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的一些学生就亲身体验了一下——因为上课迟到,他们被辅导员罚抄遍“biang”字。受罚的同学说再也不敢迟到了。辅导员王斯俊告诉记者,在这项措施推向“市场”之后,有同学曾向他提议,还有比biang更复杂的汉字可以替代。但他还是决定继续采用biang字。“还是那句话,处罚不是目的。”(10月28日《成都商报》)

资料图

●赞成师生都有收获

这个“biang”字不仅笔画复杂,被誉为汉字中笔画最多的字,其背后还隐藏着丰厚的地方文化,一种说法是,这个字来自于陕西关中汉族传统风味面食BiangBiang面,是根据制作和食用BiangBiang面时发出的声音而产生的,是模拟声音而定字音,还有一种说法是,秦人用盐水和面,将面团置于石头或案板上用棒槌捶打,直到面团光滑、均匀之后,再用擀面杖擀成大面片,然后切成像裤带一样宽,下到沸腾的滚水锅中。这种响亮而浑厚的“Biang—Biang—”声也就成了“BiangBiang面”名称的由来了。不管怎么说,这个“biang”字背后都有着丰厚的地方文化特色,陕西人自创这个字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特色,惩罚迟到的学生抄写这个“biang”字,不仅是为了惩罚,更是对陕西地方文化的一种强化和教育,比起劈头盖脸的训斥,这种充满趣味性的惩罚彰显出一种管理的艺术。

学生迟到,理应受罚,可是如何惩罚,却是很多老师头疼的一件事情,有的老师对迟到的学生采取罚站、罚跑等方式进行惩罚,有的则是对学生进行不留情面的训斥,比起这些粗暴的惩罚,这种让迟到学生抄写笔画最多的汉字的行为更加温和,也更加易于接受。相信那些迟到的学生通过罚抄,不仅能够做到不再迟到,还能记住这个“biang”字以及其背后的特殊内涵和意义,这对学生和老师来说,都是一举两得的收获。

刘剑●反对管教简单化粗糙化

这位年轻的老师告诉记者,他非常重视学生的课堂出勤率和准点率,对迟到的学生,他会要求其抄写个英文单词作为处罚。但在实行过程中,发现学生学习英语本来就要抄写单词,有些学生一天还不止抄写个单词。所以,这一措施并没有起到他预想中的告诫和警示作用。后来西安旅游给了他“灵感”,谁迟到罚抄最复杂汉字。

应当看到,现在不少老师都把这样的处罚当作对学生的严格管教,但是,这应该建立在爱护、关心,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基础之上,要靠有针对性的规章制度,更要体现在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之中。动辄对学生施以处罚,体现了管教上的简单化、粗糙化,这种缺乏人性化的“管教”,必然引起学生的反感,甚至造成老师和学生的对立,其效果必然适得其反。

而如此罚抄,甚至多达匪夷所思的个“最复杂汉字”,是要把学生逼成崩溃。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如果让老师罚抄,将会是怎样的感受?显然,如此恶作剧之嫌的处罚,有可能颠覆学生的价值观,如果今后他们也像老师那样,凭借自己的“权力”就可以折磨别人而且不顾别人感受,该是多么的令人可畏!

实际上,动辄罚抄,不过是现在对学生随意处罚的冰山一角,如此以处罚代替批评教育,使老师的教育和管理冷漠化,师生之间关系庸俗化,而在这样一种氛围里,这显然已不是教育,而是伪教育,至于罚抄个“最复杂汉字”,更是伪教育的极致化,也当然不可能取得好的教育效果。

如今日益多元开放,学校早已并非一方净土,这对学生的管理,尤其是思想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不是从提高教育、管理水平的根本上抓起,而一味靠罚抄之类的招数来实行所谓“严格”的教学管理,这样的教育又如何跟得上时代的发展,又还有什么希望?

钱夙伟●表扬一种管理艺术

有人说,老师这种机械性的抄写有变相体罚之嫌,笔者认为,其实不然,首先,老师规定对迟到的学生罚抄写这个“biang”字一千遍,可是在执行的过程中,却并没有严格执行,事实上,第一个迟到被罚抄的同学在抄写了遍之后,向老师提出减免申请,最后在保证不再迟到的前提下,没有继续抄下去,而且这名学生也没有再迟到过。再者,当另一名迟到的学生面对被罚抄“biang”字一千遍的时候,提出了发挥自己所长,用自己手画个兵马俑来代替罚抄的请求,也得到了老师的许可,最后这名同学在画完个兵马俑后,没有再受到其他惩罚。

这些都足以说明,其实规定的迟到学生罚抄千遍“biang”字的惩罚并不是那么严格地执行,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这种惩罚是可以打折的,也是可以变通的,学生可以提出减免申请,也可以根据自身爱好专长来代替这种抄写处罚。这也证明了老师的所言“处罚不是目的”,因此这种惩罚方式不仅充满人性化,而且展现出老师的管理才华和管理艺术。对于这种惩罚,我们应该给予支持和肯定,也要理解老师宣传地方文化和在学生管理方面的良苦用心。

刘剑飞●提醒别被当作法宝

创造出“biang”字的“聪明人”可能怎么也想不到,竟然可以被用来惩罚上课迟到的大学生,让大学生抄千遍“biang”字,大学生就受不了,都认输了,似乎也从此不再迟到了。

大学生上课迟到,对于老师来说,是最头疼的事,一方面这是个坏习惯,另一方面会影响学习,也是对老师的不尊重。如何杜绝大学生上课迟到,的确需要老师各显神通,既需要老师以高超的上课艺术吸引学生,也需要配之一些奖励和惩罚措施。从这个意义上说,让上课迟到的大学生抄写几遍“biang”字也未尝不可,只不过需要商榷的是抄写千遍,这是否太多了,与体罚没有什么本质区别了。

如何管理大学生的迟到问题,既是高校日常管理的重点,也考验着教师的管理艺术。杜绝大学生上课迟到,需要惩罚,但惩罚却需要把握度,惩罚得太轻,大学生没有感觉,可能会起到放纵的负面效应;如果罚得太重,则会引起学生的反感,甚至会适得其反,影响到师生的关系。

其实,在教育上有两个惩罚典型例子一直被教师津津乐道,一个是麦克劳德校长罚学生画狗的解剖图;另一个是陶行知的“四块糖”,由于爱心蕴藏于惩罚之中,受惩罚的学生不仅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而且还能够从中受益。同样,教师惩罚大学生上课迟到,也需要同样的教育艺术。在我看来,让大学生罚抄“biang”字可以有,但却不该是千遍,而惩罚也不能局限于这一种。在惩罚之外,还应该有奖励的措施,恩威并施达到的效果只会更佳。

抄千遍“biang”字不是罚上课迟到的“法宝”,用得多了,用到学生厌烦了,教育效果就会降至“零”了。没有哪一种惩罚方式能被当作惩罚“法宝”,对此,每一个教师都该有这种清醒的认识。王军荣

●三言两语

我也会服的。

——荣杨

比起劈头盖脸的说教或者罚站、打扫清洁,我觉得这种方式更容易为年轻人接受。

——叶梅

一点撩上天,黄河两道湾,八字大张口,言字往里走,你一扭,我一扭;你一长,我一长;当中夹个马大王,心字底月字旁,留个钩钩挂麻糖,推个车车逛咸阳。想起这个顺口溜来啦。

——鲁山河

给大家普及一下这个biang字怎么写,这样大家就不会觉得他们弱爆了!——刘晓光

小伙伴们以后还敢不敢迟到呢?不过抄这么多遍会不会饿啊?

——巨军

这个惩罚真的绝了。——苏茉莉(来源:北京晨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nyhomeenterprise.net/bbnv/98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