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业情况
(一)什么是辅助生殖?
辅助生殖(ART)是指运用医学技术和方法对配子(精子和卵子)、合子(受精卵)、胚胎进行人工操作,以达到受孕目的的技术。
根据技术先进程度分为:人工授精(AI)、卵子/配子移植技术、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IVF-ET)及其各种衍生技术。
IVF的成功率主要取决于医生、胚胎师的经验和技术,实验室设备及环境,整体来看,对辅助生殖中心的技术人员、设备配置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二)主流技术
辅助生殖的主流技术是IVF(由于人工授精技术成功率为15%左右,低于试管婴儿技术40-60%的成功率)。
IVF技术分四代:第一代是常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第二代是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第三代是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查(PGT)、第四代是卵浆质置换技术(GVT);
76.6%医院可以提供第一代技术和第二代技术,仅13.54%可以提供第三代技术。(第四代没有数据,估计属于实验室阶段)
(三)行业成长空间
根据沙利文数据,全球不孕症患病率由年的11%上升至年的15.4%,预计年将上升至17.2%。
根据FS数据,年中国辅助生殖规模亿元,-年CAGR为15.8%,预计未来5年CAGR将达到14.5%,年中国市场规模达到75亿美元,增长来自两方面:
——目前中国辅助生殖技术渗透率仅有7.9%(年美国31%);
——中国不孕率年16.9%,预计年达到18.2%。
(赛道不错,保持约15%增速)
(四)行业上下游
——上游药物治疗市场形成寡头垄断。辅助生殖的用药治疗过程主要分为,降调节、促排卵、诱发排卵、黄体支持。其中,外企默克雪兰诺、默沙东等市场竞争优势明显,随着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推开,国内丽珠集团、仙琚制药、金赛药业等企业有望加快渗透辅助生殖用药和性激素的高端市场。
——中游“互联网+”商业模式引导精准获客。企业通过“互联网+辅助生殖”深度融合,在线推出问诊APP,线下通过医疗服务实体精准获客,进一步将不孕不育患者引流到下游辅助生殖医疗服务机构。目前,主要有好孕帮、趣孕、贝贝壳、爱丁医生等在线服务企业,合计覆盖了全国80医院,全国万以上的用户。
——下游竞争格局分散,头部生殖中心形成虹吸效应。生殖中心资质认证难度大,政策护城河深。试管婴儿、基因筛查/诊断(PGD/PGS)为生殖中心的核心盈利业务,牌照审批受政策严格管控,对医院资质、医生技术有较高要求,全国26%的生殖中心未获得试管婴儿牌照。
二、行业特点
(一)辅助生殖资质申请难度大,其中最核心的资质为试管婴儿资质。
牌照门槛高、含金量大,其主要申请条件包括:a(原则上)必须医院;b中心的实验室负责人和临床负责人为高级职称;c机构设立后,试管婴儿周期数、妊娠率仍须达到一定标准,且每2年校验一次,不通过即被暂停资质。
——医生:每人每年主持试管婴儿治疗周期数高于50例;
——实验室技术人员:每人每年完成的试管婴儿周期的实验操作须高于50个。
——机构:每年进行的试管婴儿周期数须高于例;临床妊娠率在机构成立的第一年不得低于15%,第二年以后不得低于20%;
——每2年进行一次校验。
(个人认为:全国家偏多,实际经营情况良好的,估计就前10%,新增虽然难度大,但现有资质的收购或挂靠难度并不大,医院的生殖中心外包,最核心点还是人,人背后的就是妊娠率,即成功率)
(二)行业梯队层次分明。(年的数据)
第一梯队以IVF年周期数00例为分界,共4家医院达标,其中中信湘医院、医院、医院均为全国最早一医院、在行业内享有盛誉。中信湘稚为行业龙头,其学术带头人为我国著名医学遗传学专家卢光琇教授,IVF年周期数约为30例,远超行业其它对手。爱维艾夫集团年在“中国试管婴儿之母”张丽珠教授的指导下建立,以华南为主、年周期数00例,医院第一品牌;
第二梯队IVF年周期数在0例-00例之间,其中,上海九院为华东地区龙头,IVF年周期数达例;医院为西南地区龙头,IVF年周期数达例,医院中排名第二;西北地区龙头为陕西妇幼保健院,完成IVF年周期数例左右。医院均需排队1-3个月(甚至3个月以上)才能开始。
(三)中国35岁以下年龄段的女性使用辅助生殖技术的比例在全球领先。(价格承受意愿相对承受力强)
(四)赛道参与者整体受限。
在年,提出各省制定生殖中心规划的主要参考,指出每万人口设立1个辅助生殖中心。(是否按规定执行?这个有问题,一线城市要超,边远地区要少)
(五)国内资源不能满足需求;
——医院,排队半年,私立,3个月;(待确认)
——年,约1.8万出国接受生殖服务,其中30%去美国。
(六)从美国来看,市场相对分散。
美国排名第一的市场占有率5.3%(按收入计)
(七)区域性。
就近原则,消费者治疗一个周期2-3个月,需要就诊次数近20次,大部分患者一般会选择交通半径2-4医院,最终会在一定区域内形成区域性龙头。
(患者平均需要2-3个周期,人均消费6-12万。)
根据中信湘雅的信息,其门诊病人60%来自省内,40%来自省外;年中信湘雅取卵周期5.2万(年4万例,增幅30%),妊娠率62%,累计试管婴儿16万。(对于一般人而言,区域性是个伪命题,医院,这部分消费者具有明显区域性,而对于高端消费者,区域性不是问题,而这部分才是民营医疗机构的重点客户对象;核心差距是技术水平,中信湘雅有卢光琇,卢光琇在中国医学遗传学奠基者之一、著名遗传学家、她的父亲卢惠霖教授的指导下,建立了中国第一个人类冷冻精子库)
二、赛道可选标的
行业上游已寡头垄断,中游是通道导流(不重要,市场小众,靠口碑),下游生殖中心是产业变现环节,从现有的医疗体系来看,下游是比较好的切入点,医院总是强势方,且技术风险相对较小,有明显的学习曲线效应。
下游可投的标的有:麦迪科技+通策医疗+康芝药业+爱维艾夫+锦欣生殖。
麦迪科技:医疗信息化细分领域龙头,转型布局辅助生殖服务市场,目前辅助生殖业务收入占比可忽略不计。
——年9月医院51%股权;
——年6月拟收购国家卫医院不低于20%股权;
——年8月拟收医院有限公司51%股权,初步估值1.65亿。
——医院合作,“互联网+医疗健康”的发展模式;
通策医疗:口腔医疗(40医院)+辅助生殖(昆明生殖中心+英国波恩生殖中心)(年:17.8亿口腔医疗+0.11亿辅助生殖)。
——昆明生殖中心完成个治疗周期;(年年报披露)(太少)
康芝药业:儿童药为核心,医药57%+婴童康复15%+医疗服务28%;未披露生殖业务板块;
——年,医院有限公司51%股权医院有限公司51%股权,标的总价值6.3亿元,收购价格3.2亿元,正式进军以生殖医学技术为核心的儿童健康产业。
——根据年年报,医院年营收、净利润、净资产分别为2.09亿,万,1.16亿;昆明和万家分别为万、亏损90万、万。实际生殖业务规模有限。
爱维艾夫:民营,未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