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拥万粉丝的ldquo网红

白癜风怎么治疗 http://www.tlmymy.com/

上周日,我在这篇《科普,对这个时代的孩子到底意味着什么?听听一个海淀爸爸的肺腑之言》中,为小壮的偶像打call,也给大家推荐了小亮老师的新书《小亮老师的博物课》。

这套书最牛、最有魅力的地方:不再是单纯的知识点罗列,而是抓住了孩子的好奇心,通过一个又一个孩子能理解、感兴趣和容易问到,但爸妈往往又回答不上来的问题,用情景式的方式把知识点串成知识面。

不光是孩子肯定会喜欢这本书,很多爸妈专门买回来自己看,提前做好准备,应对孩子的各种提问。

下单比较早的家长应该已经收到书了,其中有6位幸运的朋友,应该会收到“特别版”,也就是有小亮老师的亲笔签名版:

河南的杨*,手机尾号

浙江的王**,手机尾号

上海的荷兰**,手机尾号

北京的赵*,手机尾号

福建的王**,手机尾号

北京的辰*,手机尾号

这六个朋友还可以享受免单待遇,到时候我会在店铺主动给你们退款。还剩下还有4个“免单+小亮老师亲笔签名”的名额,随机抽取,爸妈们赶快下单吧~

这次借着《小亮老师的博物课》新书发布的契机,我还有幸采访到了小亮老师。主要围绕着为什么要学科普、父母如何带孩子入门,科普会带给孩子什么用处等,这些都是家长最关心的一些话题。

整个访谈里面,我认为核心是两个:为什么要学科普,以及如何学好科普。小亮老师的回答非常的接地气,也很实用。

他认为,科普最大的作用:一是让您的孩子,不闹笑话;二是可以跟别的孩子拉开距离,让他比别人更有魅力。

我也不多说了,赶紧进入正题吧。为了方便大家收听,我按照主题把录音分开整理了下,大家可以直接点击单个问题进行收听,采访的文字稿一并放在了最后。

壮壮爸:现在的爸妈越来越重视孩子的科普,您能谈谈科普给孩子成长带来的最大作用吗?

壮壮爸:大家都知道《博物》这本杂志,也知道博物君,但可能都不了解背后有一门学科:博物学,能给大家介绍下吗?

壮壮爸:很多孩子很小的时候喜欢各种动物、虫子,大概多大的时候就可以开始“第一节博物课”呢?

壮壮爸:大家都有个感觉,就是博物君真的是无所不知,平时爸妈想给孩子科普,最大的困惑就是记不住。您能说说您的诀窍和经验吗?

壮壮爸:有些孩子中高年级了,之前都没接触过科普,家长也没重视,这类孩子怎么引导比较好呢?

壮壮爸:很多家庭,包括我自己,家里都有一个您的铁粉,大家平时都听你讲各种花花草草虫虫了,能给小朋友讲讲您自己小时候的故事吗?也许能让更多小朋友爱上博物的。

壮壮爸:大家都知道要多让孩子学习和接触科普,但是家庭教育中,应该怎么开始第一步呢?家长可以从哪里入手。

下面是壮爸整理的文字版,方便不能听音频的朋友阅读。

壮壮爸

现在的爸妈越来越重视孩子的科普,小亮老师能先谈谈科普给孩子带来最大的作用吗?

我觉得(科普)第一个作用,就是让您的孩子,不会变成一个笑话。

小亮老师

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些网友在网上,在评论里发表一些言论。比如贝加尔湖是内陆裂开的一个裂谷,河水灌进去变成了湖,这是地质学家的研究成果。

但我就看到一个网友反对这个观点,他的理由是“他认为女娲补天、共工撞不周山都是真的,共工就是外星人飞碟把地球跟月亮之间的几根大柱子给撞断了,然后贝加尔湖就是那会儿形成的。

还有很多高学历的人去信大师、信邪教,最后家破人亡,都是因为他只在学校里把试考好了,而没有学到那些真正需要科普的东西。

第二呢,科普可以让您的孩子跟别的孩子拉开距离,让他比别人更有魅力。

因为学校里的知识是所有人都在学的,有好比学校的食堂每天给每个学生打的饭和那几个菜,量全是一样的。不过是你个人吃多吃少的问题,你放了学回到家吃的那些饭,才是拉开你们各自体质的(原因),有的人回家吃窝头,有的人回家吃牛肉,那以后长的能一样吗?

科普承担的也是这个功能,就是在学校之外,你获得了什么知识,其实决定了你以后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因为,孩子在生活里,这个生活就是打完下课铃之后,不听课不考试的时间里,他跟人聊天、谈吐、工作、社交的过程中所用到的知识,大部分都不是他上学时学到的知识。不可能说,我给你背一个《梦游天姥吟留别》吧,或者说咱谈谈这个什么sin/cos/开根号什么的,这种情况根本碰不着。

他一般会聊什么呀,比如你看今天出彩虹了,真漂亮啊,咱能不能走到这个彩虹底下去呢?这时候你要来两句,大家对你刮目相看了,而且你说的都是很科学的东西;再比如彩虹怎么老是半圆?怎么都没有圆的呢?这时候,又是你散发魅力的时刻;到路边,那个小麻雀这怎么老蹦着走着,他怎么不会迈步走啊?

这些都是学校里老师不会教的东西,但是你如果学到了这些知识,用在了合适的地方,大家会觉得你是一个有魅力的人。不要小看这个魅力,它不管在以后感情上还是职场上还是生活上,都会让人对你这个人刮目相看啊!让大家觉得你这个人很有意思、有内涵,这件事很重要。

我相信各位家长。其实在生活中自然都有体会。你就拿我来说,我的这个长相有的家长可能见过照片啊,就是平平无奇的,在人堆儿里没人会多看我一眼。现在有那么多人喜欢我,我还出书,我还在网上给大家科普,而大家都对我感觉特别好。

还有好多人说,我都想成为像你这样的人,还有好多人说,有知识就可以弥补颜值上的不足,其实就是这样,这也是一个提高魅力的方法。大家总说我给孩子提高魅力、增高气质,然后去学拉丁舞啊、去练小提琴,其实,科普知识也是增加魅力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但是大家一般都不会注意到这一点。

壮壮爸

大家都知道《博物》这本杂志,也知道博物君,但可能都不了解背后有一门学科:博物学,能给大家介绍下吗?

博物学其实是源自西方。

小亮老师

虽然咱们中国也有“博物君子”的说法,但一般指的就是博学多才。而西方是发明了“博物学”这个词啊,naturalhistory,直译过来就是自然史。它是在西方地理大发现的那个时代,在自然科学刚刚发端的时候,西方的科学家认识自然的一种方式。

博物学很有意思,它需要有大量的观察生物本身、收集标本、去饲养这些动物植物,然后观察它们的外形习性,给它们分类;观察它们的这个生态学。

但现在的自然科学已经完全超越了当时的阶段了啊,都很细分了,开始分子层面的研究。所以说现在的科学家干的事儿,其实在外人看来是比较无聊的。在达尔文那个年代,科学家干的事儿,那是很有意思的,因为那个时候还是博物学。

尽管在科学界啊,博物学今天已经有点过时了,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说,博物学仍然是有生命力的,他是我们入门科普,非常好的一个手段。

壮壮爸

很多孩子很小的时候喜欢各种动物、虫子,大概多大的时候就可以开始“第一节博物课”呢?

我觉得,只要孩子开始表现出对自然万物的兴趣,这门课就可以立刻开始。

小亮老师

当然,这个时候是要家长去教他的,而这个时候就更体现出科普的作用了。如果家长自己就没有受过科普,那你怎么跟孩子去讲呢?

这个时候,我们应该灌输给孩子一个正确的自然观。比如说对待虫子,家长不要拦着说“哎呀,不行,赶紧躲远点”,然后啪叽弄死了;或者让孩子去“你给他踩死”;或者说看见花了一把给它揪下来,“来我给你戴上”,最后戴着蔫了之后就扔了;或者去动物园带一堆的什么白菜帮子、薯片儿,让孩子去喂动物,完了动物园管理人员制止,家长还跟人吵。

一般有这些情况,那我们这第一节课就已经教砸了。我们要跟孩子一起去看,先做一个旁观者,看看它们在干嘛,看看那些花是怎么开的;那些小虫子是怎么爬行的、怎么飞翔的;看看动物园里那些动物在干什么,而不要先急着干扰它们,或者是远离它们。

壮壮爸

大家都有个感觉,就是小亮老师真的是无所不知,平时爸妈想给孩子科普,最大的困惑就是记不住。您能说说您的诀窍和经验吗?

记不住是很正常的。

小亮老师

比如说有两种植物,火烧花和火焰木,我好多年都分不清它们俩,我知道它们两个各属于两种植物、也都各长什么样,但是我就老记不清楚哪个是火烧花,哪个是火焰木。那怎么办?一遍一遍记,最后就会了。

在我看来,最有用的方法,第一是把它用出来。比方说记单词,一个单词记一百遍可能都记不住,但是真碰上一个外国人,真蹦出来的这个词儿,你可能这辈子一下就记住了。

所以我就鼓励孩子拿着图鉴,去到公园里、到野外去,对着图鉴看这花儿,比如这花儿开了,是怎么花?咱查查,哦是桃花。因为它有这个特征、那个特征,真正照着那个活生生的东西去记,那样的话保证一遍就记住了。

然后,你把这个知识转述给另一个人,转述的过程中会发现有你还有好多含糊的地方。这时候再把那些地方明确了,这个知识,你就真正变成你的了。

所以说,要用上,这个用就是知识输入之后,你必须自己再说出一回,不能输入完了,就单纯地记在脑子里了,那样你是记不牢的。

还有一个方法就是不去记。我自己其实好多物种的具体的名字,你让我记我也记不过来,但是我知道去哪本书里查、怎么查。等用的时候,我一伸手就拿到那本书,啪一翻就是那个物种。

这其实就够了,好多知识也用不着你当场必须脱口而出。当然了,如果是特别常见的东西,你像这样现查过几次之后,你就不用再查了,那就真的是脱口而出了。

壮壮爸

有些孩子中高年级了,之前都没接触过科普,家长也没重视,这类孩子怎么引导比较好呢?

首先呢就是要观察这个孩子啊,他对哪方面领域有兴趣。

小亮老师

孩子可以没有接触过这个领域,但是他对什么东西感兴趣,家长总能发现。

比如天文地理,出去的时候,他会喜欢夜晚全黑的时候,跑出去看看星星;或者是他看到这个银河的时候,他有过惊叹,他问过你说那是什么星星。这种就够了,就知道他对天文可能有兴趣。那你给他买一些天文方面的书,或者订一些天文的杂志。

反正孩子学习之余什么都想看嘛,像我上学的时候,就是我只要是放了学,连一个北京晚报,我就得翻半天,就只要看的不是课本,什么我都想看。

所以呢就找到他感兴趣的领域,给他一些机会,给他一些书、一些途径去看,或者是参加各种主题的营,比如天文的、自然的,跟着大家一起,有老师带着、有朋友围着,一起去看看花、看看草、看看动物、或者哪个博物馆开了什么特展,正好是他感兴趣的领域,大家去看一看,都有可能打开它的这个大门。

壮壮爸

很多家庭,包括我自己,家里都有一个您的铁粉,大家平时都是听小亮老师讲各种花花草草虫虫了,能给小朋友讲讲您自己小时候的故事吗?也许能让更多小朋友爱上博物的。

我小时候呢,就是在北京市区生活,按理说是很不容易对自然产生兴趣的。

小亮老师

但是我天生我就喜欢昆虫,所以那个我会趁去我姥姥家的机会,我老家在十里铺,当时就很荒凉,有好多荒地。我就会去那抓个蜻蜓、观察昆虫什么的。后来我自己就开始,在家楼下,找一些昆虫回来做标本。当时也是刚有淘宝,所以网购了一些昆虫针之类的,做标本、养昆虫。

当时在家里,我准备了很多磁带盒。就是以前听磁带的那个盒子,我把磁带都拿出来,光剩一个小盒,每个盒子里就可以养一种昆虫。所以放一小摞磁带盒,看着没有多高、也不占地儿,但实际上养了好几种昆虫。比如瓢虫、草蛉等等,我就可以从它们的卵一直养到成虫,就全在这一个小磁带盒里,然后自己也做标本。

我爸、我妈就一直没有管过我。我妈呢还是觉得,就是她站在我房间外边,看着我在屋里很认真的做标本,她就觉得这个画面很美好,这是一个孩子那么用心地对待自己的爱好,绝对是一个很美好的事,更何况这个爱好又很健康。

包括在家里边儿养一些昆虫,爸妈尽管也不喜欢昆虫吧,但是从来没有说过“这不能养啊”、"那个你拿到外面去”,这样的话一句都没说过。而且去玩的时候有时候会特意地让我挑一些地方,你觉得咱北京周边哪个山昆虫多,咱们就去哪儿。

去了之后呢?你自己去找昆虫界,他们可能就在车里休息休息,总之是非常非常支持我的。然后那个高考报志愿的时候,也是说你既然喜欢这个,那咱们就报跟昆虫相关的专业。

最后就报了农大的这个植物保护专业,因为本科还没有专门的昆虫专业,但后来硕士就有了,硕士就考了昆虫专业。

所以,我爸我妈一直是非常支持我的,但是他们其实并没有在知识给过什么帮助。他们当时给我买的书也都是“10万个为什么”、“什么大百科”,那些书在今天看来呢,第一跟我不太对口;第二里边儿有还有好多错。

但是,他们对我的这种支持就已经够了,其实孩子的能量是很大的,你只要让他做这个事,不禁止他做这个事,由着他的性子去做,他就能做得特别好,他会自己找知识。

我当时就去各种的论坛跟人讨论去学习,然后去图书馆去借书,就快速的得到了很多知识。我妈现在上网看我的视频,看我写的书,老是纳闷,说我没教过你这些东西,你是怎么知道的?我说就是我自己学的。

所以呢,各位家长也不用有太大压力,说我不光盯他学习,我还得自己的学点科普、还得教他/她等等。其实用不着啊,你只要是发现他有这方面兴趣,你让他去做,他就会做得好,他就一定会感谢你一辈子,而且他的成果经常会是你难以想象的。

壮壮爸

大家都知道要多让孩子学习和接触科普,但是家庭教育中,应该怎么开始第一步呢?家长可以从哪里入手。

首先,要选择一些靠谱的知识输出者。比如我。虽然有点没皮没脸,但我敢说自己是一个靠谱的科普人。

小亮老师

为什么麻雀蹦着走,而好多大鸟都迈步走;还有火到底算固体、液体还是气体;还有乌贼、鱿鱼、章鱼怎么分;海豹、海狮、海象怎么分;狮子和老虎打架谁厉害……

这些都是孩子会问的问题。而我把它们都总结起来,用科学的方式去回答。第一是为家长分忧,家长省得糊弄孩子了;第二是要把孩子带到这个这个科学的大门里面去。

这本《小亮老师的博物课》,是适合5到12岁的孩子,如果孩子认字认得很好了,他就可以自己看了。而且随时方便查阅,因为音频课毕竟想查的时候不太好查,还得把整个儿节目给听一遍,但书翻起来就容易多了。总之就是选择一些靠谱的作者,写的靠谱的作品。

那什么作者靠谱啊,大家一个是可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nyhomeenterprise.net/bbnyj/68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