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天河老鼋为何修行了一千三百年还没有成仙

知名研究白癜风专家 http://www.csjkc.com/m/

在神话世界里,神仙大体上有两种来源,其一是先天神祇,像雷神、雨神、山神、星宿神等等,此外还有道教神仙体系那些道气所化的神仙,包括三清天尊、玉皇大帝等等;其二是凡间得道成仙的凡人,经过修炼而成为神仙的。

事实上在神话传说里,不仅仅是凡人,就连自然界的动物也能成仙。《西游记》中就有这么一句话叫“上圣三界中,凡有九窍者,皆可修仙。”也就是说,只要有九窍,包括眼、耳、口等,不管是凡人还是动物,都能成仙。不过古人认为九窍并不是自然中的所有生灵都有,只有胎生者九窍,卵生者八窍,而植物者则是无窍。

《西游记》、《聊斋志异》等文学作品里,出现了许多动物成精的传说故事,一些动物经过修炼之后可以幻化成人形,像蚌精、狐狸精、兔子精、乌龟精、蛇精等等,简直是不胜枚举。

也就是说,凡间的动物经过渡劫修行,可以化成人形,最终还能成仙。像《玄中记》中提到“狐五十岁能变化为妇人,百岁为美女,为神巫,能知千里外事……千岁即与天通,为天狐”。神话传说狐狸修行五十年就能化成人形,一百年就能变成美女,一千年更厉害,能有通天本领,成仙也不在话下。

然而在《西游记》里,却有这么一个“悲催”的动物,修行了年却还没有成仙,它就是通天河老鼋,为何会这样呢?

通天河是《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取经所经过的一条大河,虽然孙悟空、猪八戒有飞天遁地的本领,然而取经路上讲究一步一个脚印,不可以使用法术,通天河上没有桥,师徒四人也是无可奈何。最后怎么过去的呢?是一只老鼋出场,帮忙把师徒四人驮过了通天河。

书中是这样描写老鼋的:“方头神物非凡品,九助灵机号水仙。曳尾能延千纪寿,潜身静隐百川渊。翻波跳浪冲江岸,向日朝风卧海边。养气含灵真有道,多年粉盖癞头鼋。”

这只老鼋在通天河修炼了一千三百多年,仍未修成人身,只是能说人话,可以说它不是一块修仙的料。不仅如此,通天河来了一个妖怪抢走了它的地盘,还打伤了它无数的子孙,这妖怪就是灵感大王。后来观音菩萨收走了灵感大王,老鼋这才返回故里。

灵感大王之所以能被赶跑,其中有唐僧师徒的功劳,于是老鼋为了报恩,决定将唐僧师徒驮过通天河。不过老鼋还有私心,它听闻如来佛祖知过去未来之事。自己修行了一千三百余年,虽然延寿身轻,会说人语,只是难脱本壳。希望唐僧替它问佛祖一声,看它何时得脱本壳,可得一个人身。唐僧觉得这是顺嘴一说的事,就答应了下来。

唐僧师徒到了灵山,拜见了佛祖,求取了真经,一个个也都成佛成真,可以说是功成名就。这一高兴,就把答应老鼋的事给忘了,待他们返回路过通天河时,老鼋听闻唐僧师徒没有帮它问话,愤怒之下,把唐僧师徒连同经书全部丢入水中。这一丢也促成了八十一难的最后一难,虽然唐僧师徒真正的圆满了,不过也让老鼋无法修成正果了。

其实这八十一难的最后一难,何尝不是在考验老鼋?只要它不嗔不怒,过了这一关,可以即刻成人形,脱掉身上的壳子。正如《西游记》开篇章节所写“灵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修成正果最重要的是修心,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心为万物之源。孙悟空为何能成佛?除了他的悟性极高、本领高强之外,更重要的是取经路上磨炼了心性,成语“心猿意马”出自《西游记》,它是用来比喻人的心思流荡散乱,如猿马之难以控制,而孙悟空就是“心猿”,躁动的心能修成平静,也就成了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nyhomeenterprise.net/bbyy/1058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