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世界卫生组织(WHO)预计,21世纪,不孕不育症将成为仅次于肿瘤和心脑血管病的全球性第三大疾病。不孕不育患者现如已越来越多,这其中包括女人不孕占70%,男性占50%,形成不孕不育的原因有很多。具体如下:
1.疾病因素
女性不孕不育一般是患上了导致排卵问题、输卵管堵塞、生殖系统构造异常、宫颈黏液或卵子质量差的疾病。例如常见的排卵问题有多囊性卵巢综合征、卵巢功能早衰、激素失衡;常见导致输卵管堵塞的疾病有盆底炎、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瘢痕、子宫肌瘤等。
2.年龄
女性的生育能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衰退,一般是在35岁左右开始下降,过了30岁则会急速下降。女性上了年纪,卵巢制造出的卵子减少,质量也会降低。大龄女性的卵子容易携带异常的染色体,导致流产和先天疾病多发;另外,大龄女性也有较大几率患上其他可能影响生育能力的疾病。
3.体重
女性体内的雌激素大部分产自卵巢,但还有30%产自脂肪细胞;脂肪细胞其实是将肾上腺分泌的雄性激素转化成了雌激素。保持激素水平正常对于受孕非常重要,因此体重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生育能力。体重过高或肥胖是指体脂超过正常水平的10%-15%,这种情况会从多个方面影响生育能力,而且还可能导致多囊性卵巢综合征。体重过低是指是指体脂低于正常水平的10%-15%,这种情况可能导致生育能力的完全丧失。有厌食症、节食、只吃素、运动过量的女性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4.不当饮食
吸烟、酗酒、咖啡因摄入过量都会对女性卵巢造成损害,导致卵子数量减少,甚至出现更年期提前症状。
如过量饮酒可危及生殖系统功能,导致内分泌紊乱,并使生殖细胞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发生变化。喝酒使血管扩张,加快体内毒素吸收,使身体延缓毒素清除功能,因而降低精子质量。酒精也会妨碍女性卵子的发育和成熟。与吸烟一样,长期嗜酒成癖能使不孕和畸形婴儿增加。
此外,精子的产生需要原料,因此生精功能和营养水平密切相关。这并不一定要吃甲鱼、黄鳝。但多吃些瘦肉、鸡蛋、鱼类、蔬菜,保障必要的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供给还是必不可少的。偏食的人常容易发生某些营养的缺乏。
对策:均衡营养,忌暴饮暴食、酗酒、吸烟
5.环境因素
对甲醛、除草剂、杀虫剂、化学试剂等过度接触会影响生育能力,与雌激素相似的化学物质会扰乱激素水平,极大地影响生育能力及孩子的健康状况,其中用于软化塑料制品的邻苯二甲酸盐就因此被要求接受严格的审查。
6、压力
大脑下丘脑中的神经传导物质能同时影响生殖激素和压力激素,但是目前没有详细的证据论证压力与生育能力的关系。
神经内分泌功能的研究表明,妇女长期处于紧张忧虑和恐惧不安的心理状态,不仅会引起植物神经功能失调,也会影响性激素的分泌而造成生殖功能失调,可表现为无排卵性月经、月经稀发、排卵稀少、闭经或功能性子宫出血,还可引起输卵管痉挛,宫颈粘液粘稠,不利于精子穿透等。据统计,约60%的神经官能症妇女有不同程度的月经紊乱,降低了正常受孕率。而男性如果长时间精神紧张、心情不好,会使大脑皮层对性腺轴激素抑制,导致精子生成能力下降。
对策:尽量放松自己的精神,多听音乐,经常运动,并增加自己的生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