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医院介入科
完成了东莞首例CT引导下
肺结节穿刺活检+微波消融术
术程顺利,仅用30分钟
术后查CT显示结节消失
术后第3天出院
这项新技术实现诊疗一体化,即穿刺活检取得病理标本的同时,进行微波消融治疗,诊断与治疗疗同步完成,一次性解决肺结节患者诸多困扰;同时补充和完善了肺结节治疗策略,解决了外科手术干预处理的一些难题,对于提高肺结节诊疗水平、降低肺穿刺并发症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对于疾病诊疗要求有更高的要求;这项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将为肺结节患者提供更微创、高效、优质的诊疗服务。目前,介入科这项新技术已获得年度东莞市科研立项。据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查新报告显示,这项新技术在省内并无相关研究报道,属于省内领先水平。
病例介绍家住虎门的周先生今年47岁,在医院体检时发现右肺有直径8mm大小的结节,CT影像表现为亚实性结节,有“浅分叶”、“毛刺征”等疑似恶性征象,其年龄大于40岁,近20年吸烟史,存在肺癌高危因素。
介入科曹彭钢副主任医师接诊后,组织科室医生进行病例讨论。根据患者病情及检查结果,结合肺结节诊疗指南及专家共识,大家认为该肺结节属于高度怀疑恶性类型,应早期干预处理。处理方式有两种选择:一是外科手术切除肺段或肺叶,术后送病理检查;二是CT引导下穿刺活检+微波消融术。
周先生与家人商量后,决定选择更微创、更安全、住院时间更短、费用更低的治疗方法,即CT引导下穿刺活检+微波消融术。
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2月21日,介入科手术团队与医学影像科、麻醉科等多学科协作,历时30分钟完成手术操作,术中并发症,术后恢复良好。幸运的是,活检病理结果显示为良性病变,周先生多日来心中悬着的石头也终于落了地。
手术获得成功,周先生及家人对医护人员连声感谢。周先生坦言:“发现肺结节后,自己承受着很大的心理压力,经常失眠,身心疲惫,如今“一针搞定”,感觉全身轻松,幸福感满满!”
在介入科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料下,周先生在术后第3天办理出院。从入院时的心事重重,到出院时的容光焕发,周先后切身感受到了这项诊疗新技术的“魔力”。
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具有定位准确、创伤小、时间短等优势,已普遍应用于临床,对肺结节定性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微波消融术作为一种精确的微创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种良恶性肿瘤的治疗,具有创伤小、疗效明确、安全性高、可重复性强、适应人群广等特点。利用同轴套管针穿刺肺结节,建立同轴通道后将两者同步进行,一次穿刺,即可完成整个诊疗过程,大大降低了气胸、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
该技术也解决了大多数肺结节患者遭受困扰的问题:
1.部分患者对切除处理方式有恐惧,很难下定决心接受外科手术治疗。其无休止的CT复查和随访,也对生活造成一定影响。选择CT引导下穿刺活检同步微波消融术,能够大大缓解患者的内心恐惧。
2.据统计,约有70%的肺结节患者根据影像学依据判断存在恶性风险后进行外科切除,但术后证实是良性病变。经历了不必要的手术,造成器官损伤、肺功能损失、术后并发症等病状,感觉是“白挨一刀”。而采用穿刺活检同步微波消融方式,只需一个1.8mm的针孔即可完成操作,并且对于肺功能几乎没有损伤。
3.对于双肺多发性结节、高龄、心肺功能差等无法进行外科手术的患者,这项技术可谓是其福音。
健康知多D什么是肺结节?
肺结节是指肺内直径≤3cm的类圆形或不规则形病灶,CT影像表现为密度增高阴影,常被认为可能是癌前病变或早期肺癌的征象。肺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居恶性肿瘤首位。由于多数诊断肺癌病例已为中晚期,预后极差,5年生存率仅为16.1%,因此早期诊断并采取有效的干预手段是关键。根据肺结节的密度,肺结节可分为实性结节、亚实性结节(混合结节)、磨玻璃结节。实性结节可比作“水煮蛋”,整个是实心的;亚实性结节可比作“荷包蛋”,中央是实心的;磨玻璃结节则像“鸡蛋清”,无明显的实心成分。
▲肺结节的辨别方法
根据肺结节诊疗权威指南及专家共识指引,结节密度、大小、CT影像学表现、危险因素等综合判断制定随访策略非常重要。针对肺癌高危人群并肺结节≥8mm(或实性部分≥6mm)的情况进行活检获取病理诊断,对良恶性病变的鉴别有着重要意义。
微波消融术的原理
微波消融是指将电极穿刺入病灶组织中,在kHz-kHz的高频交变电流作用下,组织内的离子相互摩擦、碰撞而产生热生物学效应,局部温度可达60℃-℃,当组织被加热至60℃以上时,可引起细胞凝固性坏死,完全灭活,从而达到与外科手术切除同等的“治愈”效果。名科介绍
医院介入科
东莞医院介入科成立于年,拥有独立的介入手术室、病房和门诊,拥有平板DSA设备、臭氧发射器等一批先进设备。现有医护人员9人,其中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2人,初级职称5人。近年来,介入科进一步发展“精准诊疗”,每年开展肺内占位、肺内结节等肺穿刺活检术上百例,积累了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科室无论在建设规模,还是在手术开展的范围上,医院前列,尤其是在下肢血管病变、良恶性肿瘤的介入治疗技术方面居于市内前列。
科室病房:住院部七楼B区科室门诊:门诊部二楼外科门诊-名医在线
胡文军主任医师介入科主任从事介入科工作20多年,医院介入科进修学习。擅长下肢静脉曲张、下肢静脉血栓、下肢动脉狭窄闭塞、糖尿病足、肝癌、子宫肌瘤、肿瘤消融治疗、经颈静脉门体分流术(TIPS)、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等疾病的介入治疗。主持市级科研课题2项,发表学术论文多篇。现为广东医师协会介入分会委员、东莞市医学会介入分会副主任委员。
出诊时间:星期一至星期五8:00-12:00,14:30-17:30
曹彭钢副主任医师从事介入科工作20年,曾到医院介入科进修学习。擅长肝癌、肺癌、下肢静脉曲张、下肢静脉血栓、下肢动脉狭窄闭塞等疾病的介入治疗,在经颈静脉门体分流术(TIPS)、各种良恶性肿瘤(肝癌、肺癌、甲状腺结节、肺结节等)微波消融治疗、各种危急重症患者的急诊介入治疗方面均有丰富经验。主持市级科研课题2项,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出诊时间:星期一至星期五8:00-12:00,14:30-17:30
供稿/介入科李玉坤编辑/叶玉翠校对/林序文审核/杨伟琪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