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镜清,国家一级作曲家,年出生在山东龙口黄山馆村,从小家境非常的贫苦,靠捡垃圾艰难度日,在14岁的时候父亲就因病去世,人生的坎坷过早地降临在年幼的许镜清身上,贫困让他不敢去有梦想,但并不能阻止他对音乐的那种兴趣,那种痴迷,后来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取哈尔滨艺术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任作曲,一干就是三十几年。与《西游记》结缘纯属偶然,经人推荐于年进剧组当编曲,先后创作了十几首插曲,上百段配乐,当时杨洁导演正发愁《西游记》片头曲,有一回听到许镜清所作的插曲《欢乐的花果山》感觉很好,透过那欢快的节奏似乎能见到猴子们互相在嬉闹玩耍,就问在旁的音乐编辑这是谁写的曲子呢?音乐编辑就告诉她这个人没名气,可杨导说:“我要的不是名气,是音乐!”就叫人联系许镜清见个面。杨导要求许镜清创作一首时长两分四十秒的片头音乐,要能衬托出这部电视剧的神话色彩,这事实在是把他难住,要怎么个开头一直犹豫不定,写抒情不好,偏于激烈也不行,这《西游记》中是神、人、妖都共存,海陆空俱全,单写天上那还有地上的呢,写了地上,也还有水里的,毫无头絮,在许镜清接手的时候已经有七位颇有名气的创作者没能写好这片头音乐了,想想,真是“难”字心中串,为此许镜清常常是急的捉耳挠腮,上蹿下跳,都快成猴了,天天憋的通宵,茶饭不思也难有成效,就在几乎山穷水尽,濒临崩溃的时候,有一天中午时,由于好几天都睡不好,许镜清正靠床上养养神,正好在离的不远的工地上民工要开饭,三五成群的工人手拿着饭盒要去打饭,边走边用手中的勺子敲着饭盒,哼着调子,浪铛咧、浪铛咧、浪铛咧……,听着这声音许镜清像触电一样脑子里灵光一现,思路全现,不再迷茫,马上从床上蹦起来,捉起桌上的笔写,《云宫讯音》就这样地诞生。当杨洁拿着录好的曲子套片子时感觉非常满意,许镜清写出她要的那种味道,对他赞赏不已。因为这首曲子是釆用电音乐演奏,在当时电音乐起源于国外,还不大被国内认可,更何况《西游记》是四大名著之一由来已久怎能用国外的电音乐来表达,领导认为很不可思议,觉的这曲子不可釆用,写这样曲子的人也不可再用,一至要许镜清离开剧组,正当他一脸丧气,灰心地把事情告诉杨洁后准备离开时,杨洁叫住了他,当场写信给领导,其中就有这么一句话让许镜清一辈子难忘,杨导在信中说:“如果艺术上让我负责的话请领导不要管,如果艺术上不让我负责的话,那等我把片子拍好拿给你,你来处理吧!”就这样,杨洁力排众议,留下了许镜清,也保住了《云宫讯音》,所以要没杨洁的伯乐识马就没有《云宫讯音》这魔幻般的神曲,也不关许镜清什么事了。所以大家能看到这部经久不衰的《西游记》,能听到这么多好听的片中曲,要感谢杨洁导演和许镜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