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感恩回馈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210105/8563432.html
钱钟书在他的“围城”里写过这样一段话:忠厚老实人的恶毒,像饭里的砂砾或者出骨鱼片里未净的刺,会给人一种不期待的伤痛。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老实人作恶,所带给人的是一种意外之外的厌恶。因为人性的复杂多变,在你接受一个人“本性向善”的人设以后,再也无法容忍他出其不意的作恶。
如果把社会看作一个偌大的森林,既然我们相信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那么人也有好人与坏人之分,群众里有坏人这句推断也是成立的。
吴承恩在西游记中也明确了这种推断。
在西游记中,大多数妖怪罪不至死,他们想吃唐僧肉只是权贵阶层的斗争,人死于欲望和权斗,这是无可厚非的。
但是西游记中隐藏着另一种“恶”,他们是一群没有法力的凡人,他们作恶的手段极其“善良温和”,是以牺牲别人为代价获得自身利益,比如通天河附近的陈家庄村民。
陈家庄出现在第四十七回,师徒四人来到此地后,立刻被村里恐怖的气氛所震惊,因为村里正在“披麻戴孝”办丧事。应陈家庄人的邀请,唐僧答应给村里的死者做场法事。
做法事这份活儿对唐僧来说手拿把掐,唐僧询问需要超度的死者是何人。老者说,眼下还没死,马上就要死了。继续追问下,唐僧得知需要超度的是老者闺女和侄儿。
原来在九年前,通天河里来了一位叫灵感大王的妖怪。灵感大王来到此地后,要陈家庄人每年送上一对童男童女供自己吃,然后保佑陈家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巧合的是灵感大王今年所要的童男童女正好是长者家八岁的女儿“一秤金”和弟弟家七岁的儿子“陈关保”。
在书中,这位长者叫陈清,他的弟弟叫陈澄。陈家是家境殷实的地主,相当有钱的样子,但陈清不同于一般的地主恶霸,他是乐善好施的大善人,从他闺女起名的来历便能看出。
猪八戒听到陈清介绍闺女叫“一秤金”时,感到十分好奇。陈清是这样解释的:
陈家虽然富有,但人丁不兴旺。为了积善行德早日争取生下一儿半女,陈清整天修桥补路、建寺立塔、布施斋僧。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在陈清五十五岁的时候生下一个闺女,他查阅账本一看,这些年积善行德散出的钱财刚好三十斤黄金。
至于陈清的弟弟陈澄是在五十一岁那年生下的儿子陈关保。
到这里看不出任何问题,古往今来这种事很多,大财主都这样干,有钱但缺少子嗣,就用积善行德的办法求神仙赐予儿女。
但随着悟空接下来的问话,陈家庄的惊天秘密逐渐浮出水面。
悟空问陈清说,既然灵感大王要吃童男童女,你不缺钱何不去别的地方买一对童男童女。
孙悟空这番话问得很玄妙,一点不像孙悟空的性格,这位泼皮猴孙虽然平时性格顽劣,但是本性却是很善良,别人家的儿女也是娘生爹养,听这番话像是悟空在教唆陈清做坏事。他这么一问,陈清说出当中的缘由。
陈清解释说,这个办法想过,但是行不通。全村上下的小孩生日,灵感大王了如指掌,根本骗不了他。
从这句话中,大家是否感受到陈清也绝非善类,他不是没有想过拿钱买别人的孩子去顶替送死,只是糊弄不了灵感大王。反过来说,如果灵感大王允许的话,他一定会花钱买别人家的小孩去供奉灵感大王。
当孙悟空挺身而出说自己可以变身小女孩,替陈家儿女去送死时,陈清感动得热泪盈眶,把唐僧、猪八戒、沙僧拜谢了一圈,唯独没有感谢真正帮助他的孙悟空。孙悟空也很好奇,问他怎么不感谢自己。
陈清的回答是,你已经答应帮小女去替祭,说明已经没有你了,还怎么拜谢。
把原文放出来供大家品一品,原文说:
陈清:你已替祭,没了你了。孙悟空:为啥没我了?陈清:那大王吃了。
大家感受出什么味道吗?是不是有一股很风趣的幽默,根本品不出感恩的味道,反而有一种死里逃生的庆幸。
更令人捉摸不透的是,灵感大王年年都要吃掉一对童男女,为什么没有人逃跑,尤其是陈清家如此有钱,他们完全可以逃走的,哪怕不能举家逃走,至少能逃出去一部分人。
其实,陈家庄的人根本不想逃走,他们十分愿意待在这块吃人的地方,因为这块地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这就完美地解释了,在灵感大王到来的九年当中,没有一个人逃跑,更没有一个人想办法除掉灵感大王,因为他们从灵感大王那里获得了巨大的好处。
再继续往下说,灵感大王是如何获知村里每一个小孩准确的生日时辰的,你或许会认为他是妖怪懂得掐指一算。实际上不是,小孩的生日时辰是村里人整理统计出来后,上报给灵感大王的。
也就是说,陈家庄的人是在跟灵感大王做一笔划算的买卖。因为陈家庄总共有四五百户人家,而灵感大王一年吃一对童男童女,发生在每一户的概率是二百分之一,相当于两百年才轮到一回。
所以,全村上下都在用赌运气的方式,以牺牲别人性命的代价来换取自己的利益。
这是埋藏在西游记当中,人性最恶的一幕。看似忠厚老实的陈家庄村民,实际上是在集体经营着一场场惊天的谋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