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课中,我和同学们来探讨一下孙子“微乎微乎”“神乎神乎”的灵感思维方法。
灵感思维方法,不但是军事领域中最需要的思维方法,也是其他各个领域中最需要的思维方法,战略思维活动,更需要灵感思维方法做支撑。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灵感思维方法、灵感思维方法有什么作用这个问题。
攀枝花大学彭健伯教授在《开发创新能力的思维方法学》一书中指出:“灵感思维方法是创造主体对百思不解的问题通过意识积淀贯通作用由触媒诱发头脑风暴而瞬间迸发出破解问题的思想闪光的创造思维方法。”彭教授是从创造思维方法角度来解释灵感思维方法的。
那什么是军事战略思维活动中的灵感思维方法呢?我个人认为:军事战略思维活动中的灵感思维方法,是指在进行军事战略思维时,战略思维主体通过对客体的本质和规律的直接迅速的理解和敏锐的判断选择,从而制定战略决策和实施军事战略指导的思维方法。
灵感思维方法有什么作用呢?虽然目前人们对于灵感思维的思维机制及方法研究揭示还不深入,但人们普遍都承认灵感思维方法具有重要作用。有人对大学生做过调查,20%的大学生自己能够讲出来自己有过灵感思维,用来解题、处理日常事务或者搞一些小的发明创造;有人对科学家们做过调查,80%以上的科学家认为自己的发明创造,依赖于灵感思维。大科学家钱学森就说过:“凡有创造经验的同志都知道光靠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不能创造,不能突破;要创造要突破得有灵感。”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也说过:“我相信直觉和灵感”。爱因斯坦凭借他非凡的直觉能力,选择了一条革命的道路,创立了“光量子假说”,对量子论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这些都说明,灵感思维方法,对于人类从处理日常生活到科学发明与创造活动,都具有重要的甚至是其它方法难以替代的作用。
在军事领域中,灵感思维方法同样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思维方法。例如我前面课程中给同学们举的夷陵之战。公元年,刘备亲自率领大军征吴为关羽报仇,刘备在山谷中设伏,叫先锋吴班率领万余士兵挑战。东吴主帅陆逊通过观察,不让部将出战。他说远处山谷中“隐隐有杀气”。可是部下将士看不出有什么杀气,非要出战。陆逊下了死命令:敢言出战者斩!果然3天后大批蜀军从山谷中撤走了。陆逊为什么说山谷中有杀气?其实他和部下一样是看不到所谓的杀气的,那只是他不让部下出战的借口而已。因为陆逊凭借自己丰富的军事知识和渊博的地理知识、以及丰富的作战经验,他通过观察吴班故意挑战,分析敌我双方态势和战场地形,凭借直觉判断蜀军必定要设伏并通过诱敌之计来让他中埋伏。所以他讲远处山谷中“隐隐有杀气”,从而阻止了部下的出战要求。这就是典型的灵感思维方法或叫直觉思维方法的运用。
简要介绍了什么是灵感思维方法和灵感思维方法有什么作用后,我们来探讨《孙子兵法》中的灵感思维方法及其战略思维应用问题。
首先,我们要回答一个问题:《孙子兵法》中有灵感思维方法吗?同学们看完《孙子兵法》十三篇,绝对找不到《孙子兵法》中有灵感、有直觉这样的与灵感思维方法有关的词汇。但是《孙子兵法》绝对是灵感思维的杰作,这一点恐怕大家都不会怀疑。我学习和研究《孙子兵法》三十年了,常常感叹孙武子实在是一位灵感思维的大师。例如:孙子从“五行无常胜,四时无常位;日有短长,月有死生”的现象中,得出了用兵无常法,只有各种方法变化无穷才能制胜的结论,这不是灵感思维又是什么呢?同学们说,老师你讲过,这是象类思维方法的运用。可是为什么别人没有这种天才般的推论呢?只有孙武这种天才的军事家才有这样的灵感;例如:我给同学们讲过,《孙子兵法》是一本问答体著作,书中没有一个例子,只讲各种用兵的道理,而且几乎没有问,也不论证,只有各种回答。我们如果提出各种不同的问题,几乎都能从《孙子兵法》中找到答案,或者受到智慧的启迪。这又是为什么呢?恐怕只能用《孙子兵法》充满了灵感思维的火花,能够给我们灵感和启发来回答。所以,我个人认为,《孙子兵法》是灵感思维方法运用的杰作。我们学习和运用灵感思维方法,可以从《孙子兵法》受到各种启示。
其次,探讨《孙子兵法》中的灵感思维方法问题,我们需要回答另外一个问题:《孙子兵法》的灵感思维方法是什么?这又需要我们认识两个基本问题:第一,孙子运用和提出的灵感思维方法叫什么?第二,对灵感思维方法怎样分类。先来探讨一下第一个问题:孙子运用和提出的灵感思维方法叫什么这个问题。
《孙子兵法》虽然是灵感思维方法运用的杰作,但是孙子自己并没有论述过什么是灵感思维方法这个问题。那我们如何称谓孙子运用的灵感思维方法呢?我觉得可以借鉴老子给“道”命名的办法。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中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老子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有一个东西混然而成,在天地形成以前就已经存在。听不到它的声音也看不见它的形体,寂静而空虚,不依靠任何外力而独立长存永不停息,循环运行而永不衰竭,可以作为万物的根本。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如果非要用文字来称呼它给它取个名字的话,那我就勉强把它叫做“道”,再勉强给它起个名字叫做“大”。老子对“道”的命名,真是太有灵感了。孙子在《虚实篇》中也有一段非常微妙非常有灵感的的话:“微乎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故能为敌之司命。”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微妙呀微妙,竟然到了让自己人和敌人看不到形迹。神奇呀神奇,竟然到了让自己人和敌人听不到声息。所以这样的将领,才能成为敌人命运的主宰者。虽然孙子是在论述什么才叫做善于进攻和善于防守时发出的感叹,而且“微乎微乎”、“神乎神乎”也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但我认为这正是对孙子将帅军事谋略、用兵艺术以及军事战略思维方法的极高的要求。孙子认为施计用谋和思考军事问题,一定要达到微乎微乎、神乎神乎这样无形无声的幽深境界才行。那我们不妨把孙子运用的灵感思维方法,就叫做“微乎微乎”、“神乎神乎”的灵感思维方法吧。舍此之外,是否还有更好的办法来给孙子的灵感思维方法命名吗?这个问题,同学们可以开动脑筋思考一下。